(2015年1月29日)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總局批準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前棟梁局長專門聽取了匯報,并作了重要指示。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4年的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重點工作。
今年1月6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指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4年安全生產工作,深入分析面臨的形勢,部署當前和2015年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會上,馬凱副總理作了重要講話,他在分析當前安全生產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時指出了當前存在的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其中第四個問題就是勞動保護工作不到位,有的企業完全無視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和有關制度規定,昧著良心賺錢,不僅連基本的勞動保護條件都不保障,還逼迫員工加班加點,而有關部門對職業衛生健康狀況缺乏有效監管。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和反復性,時刻保持清醒頭腦。
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棟梁同志在會上作了關于2014年安全生產工作進展情況和2015年工作重點的匯報,充分肯定了加強職業病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職業病防治知識競賽、工作場所職業衛生執法年活動等情況。在分析當前安全生產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時,將“職業健康形勢嚴峻”和“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安全隱患仍然比較嚴重”并列作為安全生產所面臨的三個突出問題。
1月26日,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棟梁局長又一次肯定了職業健康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再一次強調“職業病危害嚴重”,特別是“一些企業作業場所粉塵、毒物等危害因素超標,對從業人員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是安全生產所面臨的六個突出問題之一。要求在2015年,強化職業衛生監督執法,重點抓好石棉開采與選礦企業粉塵危害專項治理,組織開展陶瓷制造與耐火材料生產粉塵危害調研檢測和專項整治。要求千方百計壓縮高危行業,減少高危企業,減少高危行業從業人員。
各地區、各單位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領導同志和棟梁局長的指示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不斷增強做好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全面貫徹落實兩個會議和總局對職業衛生工作所作的安排部署,采取有效管用的措施,抓好工作落實,切實維護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
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2014年職業衛生監管工作進一步加強,重點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去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總局統一部署和要求,突出重點,狠抓落實,通過各地區、各部門和各單位的共同努力,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一)著力推動職業衛生監管職能劃轉,加強監管隊伍和能力建設。一是職能劃轉取得新進展。截至目前,全國32個省級單位全部完成職業衛生監管職能劃轉,88%的地市和82%的縣區完成職能劃轉。其中有20個?。▍^、市)完成了省市縣三級職能劃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山東、湖北、海南、重慶、四川、貴州、西藏、陜西、甘肅、新疆、寧夏)。二是監管力量進一步壯大。目前全系統職業衛生監管人員已接近8000人。一些地區隊伍建設力度很大,如重慶在鄉鎮(街道)和工業園區安監辦配備職業衛生監管專職人員;黑龍江雞西市安監局設置2個科室、9名同志負責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三是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通過法規標準和業務知識培訓,特別是經過近幾年的監管工作實踐,各級監管人員的依法履職能力進一步提高。去年,全國共舉辦各級各類監管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班1900余個,培訓6.9萬人次。河北通過觀摩式執法和省市縣三級聯合執法,基層監管人員的業務能力明顯增強。
(二)加強職業衛生法規標準建設。一是總局研究起草了《高危粉塵作業與高毒作業職業衛生監管條例(草案)》,制定下發了《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編制要求》等多個規范性文件,制定發布了《焊接煙塵凈化器通用技術條件》等7項防塵防毒技術標準。二是部分地區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法規、標準和規范性文件。如黑龍江、貴州、沈陽等地制定發布地方性法規18件;北京、上海等地制定發布地方標準48個;江西、寧夏、江蘇、山東、四川等地根據本地工作實際,制定了有關職業衛生規范性文件。
(三)強化監督執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一是組織開展了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活動。各級安監部門共監督檢查企業25.8萬家,發現問題和隱患49.2萬項,下達執法文書22.2萬份,責令當場改正21.8萬項,責令限期改正26.4萬項,對1.2萬余家企業給予警告,罰款5820萬元,責令停產整頓1904家,提請關閉1494家。二是組織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專項執法檢查。各級安監部門共檢查機構505家,發現問題1603項,暫停資質126家,責令限期整改57家,取消資質25家。三是強化源頭監管。各級安監部門共審核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4303項,審查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2069項,組織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3264項,辦理預評價和竣工備案3035項。四是嚴查職業病危害事故。各地共查處職業病危害事故127起,其中,總局指導地方嚴厲查處了云南新平縣高平箱包廠職業中毒事故。五是開展水泥生產和石材加工領域粉塵危害專項治理。各級安監部門共檢查企業1.6萬家,責令停產整頓514家,提請關閉846家。
(四)推進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一是開展基礎建設達標工作。目前全國已有16萬余家企業達到基礎建設活動要求。北京、吉林等地將基礎建設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考核體系,實行一票否決。江蘇、內蒙古、湖南、重慶等地通過創建示范企業,以點帶面,推進工作。中海油、中石化、中國核建、中鋁、航天科工等中央企業認真組織開展基礎建設活動,提高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在履行社會責任、保護職工安全健康方面做出了表率。二是探索實施職業衛生工作責任目標考核制度。湖北、新疆、內蒙古等地將職業衛生納入安全生產黨政同責暫行辦法;河北明確了省安委會成員單位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中國鐵路總公司出臺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統籌規劃鐵路職業病防治工作;國機集團、中核集團、一汽集團、中國電建、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制定了相應制度,將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納入考核獎懲范圍。剛才,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介紹了 “六個一體化”的經驗,其他四個單位也介紹了非常好的經驗,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借鑒。
(五)加強職業衛生技術支撐和服務機構建設。一是做好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1362家,其中甲級78家,乙級699家,丙級585家,共有專職技術人員2.5萬人。二是加強技術服務行業自律管理,開展了職業衛生檢測能力比對、專業技術負責人研修等活動,提升了技術服務水平。三是進一步充實職業衛生專家隊伍。目前在冊的國家級職業衛生專家200名,省級專家2450名,地市級專家4500名,縣區級專家3200名。
(六)開展職業衛生宣教培訓,營造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有利氛圍。一是以“防治職業病、職業要健康”為主題,組織開展了《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各地出動宣傳人員5.3萬人次, 發放宣傳材料552萬份,深入企業宣傳15萬次,接受咨詢88萬人次。二是與全國總工會聯合組織開展了職業病防治知識競賽。各地和各單位精心組織,踴躍參賽,參賽總人數超過850萬。三是采用多種形式開展警示教育??偩种谱髁恕栋讉础沸麄髌?,重慶編印了《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宣傳手冊》,天津制作了《預防硫化氫中毒事故警示片》,武漢市制作了《鐵肩擔道義》警示宣傳片。四是積極開展職業衛生培訓工作??偩窒群笈e辦了6期職業衛生專職技術人員培訓班,培訓學員2490名。各地區舉辦企業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班9000余個,培訓82.7萬人。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總局黨組正確領導的結果,凝聚著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戰線全體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總局黨組向同志們表示誠摯問候和衷心感謝!
二、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14年,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但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廣大勞動者的期盼相比,還有很大差距。2011年以來,每年報告職業病都在26000例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累計報告職業病833662例,其中塵肺病750300例,占90%。職業病危害涉及行業領域廣,接觸職業病危害人數多,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不落實,特別是一些中小微型企業法制意識淡薄,無視職業病防治法規,無視政府監管,無視勞動者權益,以犧牲勞動者的職業健康來換取經濟效益。
同時,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對職業衛生工作認識不到位。一些地方安監部門沒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履行監管職責,只重視突發事故,輕視職業衛生監管。少數安監部門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甚至存在不作為等失職行為。二是監管力量不足。目前,全國仍有12%的地市和18%的縣區沒有劃轉職能。部分職能已劃轉的地區也沒有設立專門的職業衛生監管機構、沒有配備專職的職業衛生監管人員。而且,相對于我們的監管范圍和監管對象,職業衛生監管力量遠遠不足。今天會上有幾個單位介紹了他們人員配備和網格化管理方面的經驗,希望各地認真學習借鑒。三是監管能力不強。多數安監部門缺少職業衛生監管執法必需的裝備,一些監管干部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亟需提高。四是職業衛生監管基礎還很薄弱。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企業、作業崗位和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人員底數不清、情況不明,職業衛生法規標準體系尚不完善,一些技術標準缺乏針對性和適用性。因此,我們必須清醒認識當前職業衛生監管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立即行動起來,切實把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謀劃好、部署好、落實好。
(一)提高認識,增強依法做好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棟梁局長強調,要從依法治國的大局高度,充分認識依法治安的重要性。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作為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的同志,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全面推進改革和依法治國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增強依法做好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依法監管過程中,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企業和職工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我們作為監管者,更要學習憲法法律,熟練掌握職業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開展監管工作,保護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合法權利。要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把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解決職業衛生監管的擺位問題,盡快將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安全生產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健康,是一項神圣而光榮的事業,我們工作開展的早一步、好一點,就會使更多勞動者免遭塵毒侵害、免受病痛折磨、免致家庭不幸。我們每位同志都要有一顆造福勞動者的“菩薩心”,有一顆執政為民的事業心,帶著對廣大勞動者的深厚感情去開展工作。
(二)因勢利導,科學謀劃“十三五”期間的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要認真學習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深刻分析經濟發展“三期疊加”的新常態給職業衛生工作帶來的新情況、新挑戰,認清黨和政府更加重視職業衛生工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等有利契機,抓住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帶來的機遇,從淘汰落后產能、推廣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危害的工藝技術、強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推動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等方面,謀劃好未來一個時期的工作。要認真總結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及地方職業病防治規劃的執行情況,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開展細致的調查研究,制定好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特別是要將職業病危害治理技術攻關、小微企業職業病危害治理幫扶、職業衛生監管能力建設等重大項目或工程,納入安全生產整體規劃,爭取配套資金和政策支持,力爭在“十三五”期間,職業病危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三)積極探索,推進職業衛生監管體制機制創新。要按照棟梁同志提出的 “兩翼齊飛、雙輪驅動”的要求,一方面抓依法治安,用法律的手段來推進職業衛生工作,另一方面必須用改革的手段來推進職業衛生監管體制改革,促進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要積極探索在依法治安、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創新職業衛生監管體制機制,用好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衛生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解決疑難問題,開展聯合執法,形成職業衛生監管合力。要采取“四不兩直”暗查暗訪、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等方式,有效推動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要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調整改進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管工作,既要簡化工作程序,又要確保職業衛生準入門檻不降低、職業衛生監管力度不放松。要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突出重點行業領域、重點企業和重點人群,探索實施分級分類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和水平。
(四) 強基固本,加強職業衛生監管能力建設。要從依法治國的大局高度,圍繞總局依法治安的各項工作部署,積極推進職業衛生監管機構、隊伍以及法規建設,逐步提高職業衛生監管能力。一是要盡快理順職業衛生監管體制。 2015年底前,各地區必須全部完成職業衛生監管職能劃轉,并設立專門的職業衛生監管機構,這是一條“死命令”、“硬杠杠”??偩謱⒓皶r跟蹤督促,定期公布各地工作進度排名,表彰先進,激勵后進。二是要完善職業衛生監管隊伍。各地區要按照總局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執法隊伍建設的意見,結合本地區的安全生產狀況以及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數量,合理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逐步提高職業衛生監管人員比例。三是要提高執法能力。要加強執法技術裝備的配備,要充分發揮社會中介機構和專家的作用,要通過以管代訓、上級帶下級等方式加強執法實務培訓,提高職業衛生監管執法業務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四是注重執法實效。職業衛生監管人員要有“婆婆嘴”、“菩薩心”、“霹靂手”。要經常不斷地向企業、向勞動者宣傳職業病防治知識;要深入基層、直奔現場,幫助企業查隱患、解難題;要敢于擔當、嚴格執法,對違法違規行為要敢于亮劍,敢于處罰。五是強化作風建設和廉潔自律。前幾天總局黨組專門召開了安全監管監察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對廉政建設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大家一定要抓好落實,要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總局黨組“四個零”要求,發揚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的優良作風,把職業衛生監管隊伍建設成一支作風過硬、能打硬仗的隊伍,一支忠于職守、盡職盡責、無怨無悔,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勇于奉獻的隊伍。
三、切實做好2015年職業衛生監管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的收官之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總局黨組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落實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為主線,以專項治理、基礎建設、監督執法、源頭預防為抓手,以技術支撐、法規標準、宣傳教育、信息平臺為保障,狠抓各項工作措施落實,推動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要按照“整治一個行業、淘汰一批落后產能、推動一批企業科技進步、制定一套先進適用技術標準”的總體要求,繼續深化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的專項整治。一要打好石棉粉塵危害專項治理攻堅戰。目前,許多石棉開采特別是選礦企業,生產力水平低下,廠房簡陋、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不落實,作業場所缺少必要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不為勞動者提供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不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體檢,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超標嚴重,對從業人員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個別地區甚至還存在非法開采、私挖亂采等問題。有關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要切實做好這項工作。全國39個石棉礦不符合條件的一律停工停產,經過整改達不到要求的一律取締。二要繼續鞏固和深化水泥生產和石材加工兩個行業的粉塵治理成果。重點推進水泥生產企業包裝和裝車兩個環節的技術升級改造,實現自動化生產??偩謱⒓訌娕c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的銜接,盡快修訂相關國家標準。要繼續推進石材加工企業集約化、園區化管理,提升石材加工企業的機械化水平,全部淘汰干法作業。三要組織開展陶瓷制造與耐火材料生產粉塵危害調研檢測,研究制定整治方案,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四要因地制宜擴大治理范圍,各地區要在總局確定的重點治理行業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再選擇1-2個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進行治理。
(二)繼續推進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要建立職業病防治工作長效機制,從責任體系、規章制度、管理機構、前期預防、工作場所管理、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教育培訓、健康監護、應急管理等10個方面,開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工作。要培育一批先進典型,特別是樹立一批中小微型企業先進典型,利用典型引領推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的開展,確保所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企業全部達標。要注重強化“三個結合”,堅持做到基礎建設活動與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相結合、與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專項治理相結合、與監督執法工作相結合,以目標考核促進地方政府重視和推動基礎建設工作,以專項治理和監督執法推動企業主動落實基礎建設活動要求。今年總局已將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與作業崗位告知卡設置率、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與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等指標,納入安全生產考核體系,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以考核體系建設推進職業衛生監管工作。
(三)嚴格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要按照依法治安和重監管、嚴執法、抓典型、用重典的工作要求,不斷加強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要進一步擴大監督檢查覆蓋面,2015年各地檢查企業數量同比增加10%以上,各省級安監部門要編制年度執法計劃,分解和落實執法任務。要強化專項執法,根據專項治理情況確定專項監督執法的重點、范圍和對象。要強化重點執法,按照“四不兩直”的要求,重點對職能劃轉緩慢的地區和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企業開展暗查暗訪,加大曝光和處罰的力度。要嚴厲查處違法違規企業,對重大隱患和問題、典型違法違規企業要敢于公開曝光,強化震懾和警示作用。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運用誠信體系、金融信貸、財政政策、媒體監督和社會監督等手段強化對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建立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發布。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查處職業病危害事故,做到“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以事故教訓推動職業衛生工作。
中央企業是各行業的排頭兵,要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勇擔社會責任,爭當行業表率??偩謱⒓訌姾透倪M對中央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各地要按照分級、屬地原則對駐地中央企業的職業衛生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中央企業及下屬企業應自覺接受監管,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向安監部門報告職業衛生工作的重要活動、信息和其他有關事項。
(四)健全職業衛生法規標準體系。總局將加大工作力度,推動《高危粉塵作業與高毒作業職業衛生監管條例》盡早發布實施。適時修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部門規章。要提高技術標準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制修訂一批亟需的職業衛生標準,并做好解讀和宣貫工作。各地要針對職業病危害情況和監管工作實際,積極做好地方法規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職業衛生監管法規標準體系。
(五)加強和改進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工作。要認真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部署,超前謀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研究制定好行政審批改革后的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措施,進一步規范程序、簡化流程、嚴格時限、高效便民,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行政許可效率。要加強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監管,特別是職業病危害嚴重項目的施工過程監管,落實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職業病防治責任,控制和減少建設項目施工期職業病危害。要轉變職能,突出重點、集中精力,確保建設單位依法履行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法定義務,對不履行法定義務、“三同時”走過場、甚至欺騙監管部門的建設單位,要依法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
(六)著力強化職業衛生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建設。按照依法依規、程序公正、方法科學、考核公平的要求,認真做好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及延續工作。要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面向中小微型企業,注重發展和壯大基層技術服務力量。要以“技術服務客觀真實性”、技術報告信息公開和貫徹落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為重點,加強技術服務機構監督檢查,其中總局至少對10家甲級機構、20家乙級及丙級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各省級安監部門監督檢查機構數量不得少于總量的50%。嚴肅查處技術服務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完善約談機制和“黑名單”制度,依法撤銷嚴重違法違規機構的資質。探索建立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相結合的體制,建立技術服務行業自我約束和健康發展良性機制。
(七)積極開展職業衛生宣教培訓。要組織做好《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和開展職業衛生專家下廠礦會診、健康咨詢、警示教育等多種活動,形成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的強大聲勢。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站及微博、微信、微門戶等新聞媒體的作用,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濃厚氛圍。要做好職業衛生培訓工作,切實抓好職業衛生監管執法業務培訓,提升監管人員業務能力。指導和規范企業職業衛生培訓工作,特別要指導做好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企業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以及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崗位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八)努力加強職業衛生監管信息化建設。各地區要切實做好全國工礦商貿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情況調查摸底工作,克服困難、采取有效措施,務必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任務。要確保調查摸底數據真實可靠,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委托統計部門的調查總隊抽樣驗證。要將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培訓、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管理、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等工作內容納入到“金安工程”,納入到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系統,納入到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監管系統。
同志們,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做好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責無旁貸、時不我待。我們要牢記職責使命,振奮精神,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努力開創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新局面,為保護廣大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