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病報告,2014年共報告職業病29972例。其中職業性塵肺病26873例,急性職業中毒486例,慢性職業中毒795例,其他職業病合計1818例。從行業分布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和開采輔助活動行業的職業病病例數較多,分別為11396例、4408例和2935例,共占全國報告職業病例數的62.52%。
一、 職業性塵肺病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共報告職業性塵肺病新病例26873例,較2013年增加3721例。其中,94.21%的病例為煤工塵肺和矽肺,分別為13846例和11471例。塵肺病報告病例數占2014年職業病報告總例數的89.66%。
二、職業性化學中毒
共報告各類急性職業中毒事故295起,中毒486例,死亡2例。其中重大職業中毒事故7起(同時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下),中毒84例。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化學物質30余種,其中一氧化碳中毒的起數和人數最多,共發生111起213例。 共報告各類慢性職業中毒795例,死亡2例,均為苯中毒。引起慢性職業中毒例數排在前三位的化學物質分別是苯、鉛及其化合物(不包含四乙基鉛)和砷及其化合物,分別為282例、224例和120例。
三、職業性腫瘤
共報告職業性腫瘤119例,以各類制造業為主。其中苯所致白血病53例,焦爐逸散物所致肺癌28例,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27例,六價鉻化合物所致肺癌5例,聯苯胺所致膀胱癌3例,氯甲醚和雙氯甲醚所致肺癌、β-萘胺所致膀胱癌、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和皮膚癌各1例。
四、職業性放射性疾病
共報告職業性放射性疾病25例。其中放射性腫瘤14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例,放射性皮膚疾病3例,放射性白內障2例,放射性甲狀腺疾病2例。
五、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六類職業病
共報告1632例。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880例(其中噪聲聾825例),職業性傳染病427例(其中布魯氏菌病376例),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143例(其中中暑87例,手臂振動病36例),職業性皮膚病109例(其中接觸性皮炎63例),職業性眼病55例(其中化學性眼部灼傷32例),其他職業病18例(其中金屬煙熱13例,滑囊炎5例)。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履行法定職責,2014年主要開展工作如下:
一、完善法規標準,推進依法行政
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修訂《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化學品毒性鑒定管理規范》、《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等配套規章和規范,積極開展新增職業病和工作亟需標準的研制工作,制定修訂《職業病診斷通則》、《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等35項標準。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研究起草《高危粉塵作業與高毒作業職業衛生監管條例(草案)》,制定下發《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編制要求》等規范性文件和《焊接煙塵凈化器通用技術條件》等7項防塵防毒技術標準,進一步加大依法防治職業病的力度。
二、提高業務能力,做好職業病防治基礎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辦《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解讀培訓班和塵肺病、職業中毒及放射性職業病診斷醫師省級師資培訓班,對全國31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省級職業病防治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進一步規范了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鑒定及救治工作。依法開展職業病防治情況統計工作,強化職業病報告管理,提高工作質量,2014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見附件。繼續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與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工作、醫療衛生機構醫用輻射防護監測工作,及時收集、分析相關信息,完善職業病防治策略。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組織監管人員職業衛生培訓1928期,培訓69216人,組織企業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9284期,培訓826563人,職業衛生監管人員和企業職業病防治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得到提升。
三、強化監督執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開展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活動,共監督檢查企業25.8萬家,發現問題和隱患49.2萬項,下達執法文書22.2萬份,責令當場改正21.8萬項,責令限期改正26.4萬項,對1.2萬余家企業給予警告,罰款5820萬元,責令停產整頓1904家,提請關閉1494家。組織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專項執法檢查,檢查機構505家,發現問題1603項,暫停資質126家,責令限期整改57家,取消資質25家。全國共查處各類職業病危害事故(事件)127起。
四、開展專項治理,強化源頭防控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加強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業粉塵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積極推進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業粉塵危害治理工作。全年共檢查水泥生產企業3140家,責令停產整頓82家,提請關閉181家;監督檢查石材加工企業12544家,責令停產整頓442家,提請關閉665家。強化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審核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4303項,審查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2069項,組織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3264項,辦理預評價和竣工備案3035項。
五、強化體系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國家衛生計生委加強各級職業病防治機構能力和服務體系建設,優化調整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機構的布局。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職業病診斷機構604家;職業健康檢查機構3438家。不斷提高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服務水平,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務。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加強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建設和監管,開展職業衛生檢測能力比對、專業技術負責人研修等活動,提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能力,全國共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1362家,其中甲級78家,乙級699家,丙級585家。
六、廣泛開展宣傳,提高防護意識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部署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各地以“防治職業病,職業要健康”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深入企業、車站等流動人口密集區,開展面向用人單位和接觸職業病危害勞動者的現場宣教活動,進一步營造出全社會共同關注職業病和關愛勞動者的良好氛圍。各地出動宣傳人員5.3萬人次, 發放宣傳材料552萬份,深入企業宣傳15萬次,接受咨詢88萬人次。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制作了以防治塵肺病、職業中毒為重點的《白傷之痛》宣傳片下發給各地,與全國總工會聯合組織開展了職業病防治知識競賽,參賽總人數超過850萬人。